长期以来,境外间谍情报机构不仅将我机关、单位工作人员作为策反重点目标,还企图“放长线,钓大鱼”,瞄准我高校学子、出国留学人员,利用该群体涉世未深,防范意识不足的弱点,实施策反行动。部分青年学子遭遇策反后,在境外势力帮助下进入我国防、科技、外交等重要领域,甚至核心要害部门,暗地实施搜情窃密活动,最终沦为出卖国家秘密的罪人。
警示案例一
安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,知名高校毕业后考入某机关重要岗位。因业绩突出,安某深得领导信任,被赋予更多重任。随着权力变大,安某逐渐有些“飘飘然”。就在此时,一位“知心人”悄然出现,对其展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。在对方持续的情感攻势和物质利诱下,爱慕虚荣的安某逐渐丧失底线,答应了对方提出的搜集国家秘密信息的要求。在某次重大活动中,安某利用职务之便,泄露某重要涉密事项,严重损害我国家利益。事件发生后,安某因犯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。
警示案例二
某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张某,在境外留学期间,因成绩出色,受到校领导凯迪的“赏识”。在凯迪的引介下,张某与两名外国人埃克森和伊森结识。两人要求张某帮忙提供该校中国留学生的情况,并答应给予丰厚报酬。不久后,两人向张某亮明间谍情报人员身份,胁迫张某加入该国间谍情报机构,涉世未深的张某由此沦为境外间谍的“提线木偶”。回国后,张某在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帮助下入职某科研院所,并按照对方要求窃取涉密文件资料。最终,张某因犯间谍罪受到法律严惩。
警示案例三
某国家部委工作人员张某,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,大学毕业后,先后就职于知名高校、市直单位,直至国家部委。从高中起,张某就偷偷浏览境外网站,接触反动思想。走上涉密岗位后,张某主动向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发送投靠邮件。她利用单位管理漏洞,长期从办公信息系统违规下载文件,使用手机拍摄涉密文件,还在会议室安放录音笔,对会议内容进行秘密录音。经调查,张某累计窃取内部文件资料近30万份。事件发生后,国家安全机关迅速对张某实施控制,有关部门对12名失职失责领导干部和责任人员分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。
防谍保密,须臾不可松懈
增强防谍意识,时刻保持警惕。“间谍就在身边,窃密就在瞬间”绝不是危言耸听。个人应当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反间防谍意识,绷紧思想之弦,时刻警钟长鸣。面对不当利益诱惑,始终保持清醒头脑,严守原则底线,谨防掉入境外间谍情报机构预设的陷阱。
强化保密技能,提升防范能力。个人应当主动了解国家安全形势和任务,认真学习国家安全法、保密法、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,不断更新防谍保密知识,持续提高反渗透、反策反、反窃密能力,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。
明辨大是大非,及时悬崖勒马。个人因受胁迫或受诱骗,曾经实施了间谍行为,或正在实施间谍行为的,应当立即停止,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、公安机关报告。如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,可以从轻、减轻或者免除处罚;有重大立功表现的,还会被给予奖励。
来源:“保密观”公众号